今天所談不涉及高價。因為能做高價的人都是高人。先做低價再做高價的人也是高人。做低價出生,后來做高價也做低價,還要罵做低價的后來者,是什么人?奸商!血統很重要,洗白很難。
空壓機市場最敏感的話題只有兩個字:價格。許多人說高價或者低價由實力決定,其實不然,頂多說對了針眼大那么一點。我個人認為,價格由三部分組成,定位、市場、時機。 談價格之前,我們必須分清低價和底價的不同。低價是低于市場的正常價格。常常用于打擊競爭對手、搶占市場、拿取市場份額、開拓渠道等。低價不僅是價格低廉,也可能會有短期的戰略性賠本。底價是成本價格上的薄利多銷,或者是在市場競爭中被迫打出的底牌。底價的代價就是犧牲活生生的利潤。低價和底價的不同之處在于,低價是主動的,底價是被迫的。 空壓機行業分為兩大塊,制造商和經銷商,看上去無縫對接,本質上經營性質是不一樣的。因此,制造商和經銷商對于低價與底價的利益在財務上是一致的,但在市場上又是有心理矛盾的。說到底,雙方都面臨著一個生存壓力的問題。 制造商是根據原材料的價格和運營的費用來計算成本,利潤空間的來源由量決定。這個量分為市場需求量和自身銷售量。制定低價或者底價通常由制造商的不同發展階段決定,一般受市場影響不大,留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只是多賺與少賺的區別,到達財務紅線之前,自然會動用價格杠桿。制造商的價格通常定位更多的是計算市場的面積,以經銷商數量作為基本參數。當然,與老板的追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經銷商的價格則痛苦的多,一方面受上游價格的束縛,另一方面受市場價格的摩擦,還要受終端用戶價格的扼制。是的,不同市場有不同的價格需求,每一個市場層面都有低價與底價。經銷商分為批發商和零售商。這之中又細分為項目、維修、大機、小機、工業、礦山等等。其實,在市場上能夠分得清什么人做低價什么人做底價的才是真正的經銷商高手。經銷商要吃飯,長此以往,低價和底價養家糊口都是問題,因為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這些年,從來沒有見過底。所以說,空壓機市場上的價格定位,經銷商應該心里有底。不能做沒有追求的人。 制造商棋行天下,經銷商乞行天下,不一樣的味口,不一樣的飯菜,眾口難調。如果采用最簡單的方法,吃低價和底價這口大鍋飯,可以吃,吃到惡心為止。
(瀏覽次數:)